在男科疾病,“阳痿”比较常见,它的学名全称是:勃起功能障碍,即ED,在中医的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,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证型,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:
(一)湿热下注:肝经湿热下注,阳茎痿软不用,阴囊潮湿或痒痛,躁臭,尿有余沥,小便赤黄,下肢酸困,口渴口苦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濡数。
(二)命门火衰:阳事不举,精薄清冷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素畏寒怯冷,面色脱白,或灰黑,精神不振,舌质淡,苔白,脉象:脉沉细。
(三)惊恐伤肾:平素胆怯多疑,卒遇惊恐,骤然阳瘦,心悸失眠,心情抑郁,舌淡苔薄白,脉弦细有力。
(四)心脾两虚:阳痿不举,精神不振,夜寐不安,失眠多梦,心悸健忘,胃纳不佳,倦怠乏力,面色萎黄,舌质谈,苔薄,脉细弱。
(五)阴精亏耗:阴精亏耗过度,阳事不举,或举而不坚,多伴遗精、午后潮热、头昏耳鸣、口渴、腰酸、面黄、便干、舌质红,苔少或有剥苔或见龟裂,脉细数。
(六)肝气郁结:肝气郁结日久,阳事不举,或举而不坚,忧思郁怒,胸闷不舒,胸胁胀痛,纳差食少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